毛主席说:蒋介石手下的三位大将,如果都用得好,就不会输得这么惨。这三位大将是谁呢?
1975年4月5日,一位曾在国民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在台北士林官邸去世,这个人大家应该都很熟悉,他就是蒋介石。
关于蒋介石,人们的看法各不相同,他的功过也不是几句就能说清楚的。作为毛主席的对手,很多人曾疑惑,早期蒋介石在各方面的实力都比毛主席强,为什么最终会败得一塌糊涂呢?
毛主席曾经说过:老蒋手下的三位大将,重用任何一个都不会这样惨败。
究竟是哪些人,能让毛主席发出这样的感慨,却得不到蒋介石的赏识呢?
当代张良—白崇禧张良和白崇禧,一个是历史上的智谋之士,一个是现代的军事家。他们的故事,就像是两盏明灯,照亮了各自的时代。
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对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,毛主席曾经说过,白崇禧是中国境内第一个非常狡猾的军阀。
白崇禧和李宗仁被人们称为“李白”,他们相识于保定军校,后来都成为了蒋介石的得力助手。
了解一些旧社会轶闻的人对这个人应该很熟悉,毕竟死在情人身边的将军不多。不过,白崇禧的后代澄清说,他实际上是因心脏血管堵塞去世的。
白崇禧有很多绰号,比如当代的张良、小诸葛、白狐狸等,这些绰号并非凭空而来,白崇禧的军事才能是出了名的。他的用兵之道极为狠辣,曾让林彪和刘伯承感到棘手,甚至直言他是国民党将领中最杰出的一个。
他曾经和粤系第四军的陈铭枢一起,劝说湖南的唐生智归顺。在他的努力下,粤、桂、湘三省联合起来,这也为后来的北伐战争打下了基础,创造了条件。
在北伐战争期间,参与了关键的龙潭战役,并在这场战斗中彻底击败了孙传芳的军队。
谭延闿曾这样称赞白崇禧:指挥能力足以改变天地,连小孩都知道他的名字。白崇禧还亲自参与并指挥了台儿庄战役、武汉会战、昆仑关战役和淮海战役等重要战役。
在湘江战役中,红军从8万人锐减到3万人,损失惨重。在蒋介石的手下,他也曾有过辉煌战绩,一时之间无人能及。
这能人怎么会不受蒋介石的重用呢?这一切还要从桂系逼宫说起。
1927年7月,李宗仁和白崇禧带领一些广西的官员,因为不满意蒋介石的专制统治,决定采取行动让蒋介石下台,自己掌握政权。后来,蒋介石真的离开了权力位置,白崇禧接手了军政大权。
在这里,不得不说白崇禧的一个致命缺点就是眼光不够长远,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格局小。白崇禧被称为小诸葛,参与过无数战役,甚至日本人也称他为战神,可见他的军事才能确实很高。
从政治角度来看,白崇禧不如蒋介石,周总理也曾经评价过,白崇禧缺乏政治眼光。
他对蒋介石的拉拢毫不在意,三大战役后,蒋介石的权力大幅缩水,而桂系的人马在这几场大战中却保持了很强的战斗力,这原本是个不错的开始。
白崇禧掌权后,提出了以长江为界的和谈计划,但计划落空后,他也考虑过撤退到西南地区。
在蒋介石下台后的一段时间里,政治局面变得非常混乱,不得不再次请求蒋介石出来主持大局。
白崇禧在请求蒋介石重新出面主持大局的同时,还要求保留自己行政院一把手的位置。这令蒋介石都笑了起来。
他希望蒋介石出面解决这个烂摊子,一方面想坐享其成,另一方面还想保留二次逼宫的能力。蒋介石怎么可能让他如愿呢?在主持大局时,蒋介石驳回了白崇禧的要求。
随着局势的发展,即使蒋介石出面主持大局,国民党的失败也是不可避免的。蒋介石退守台湾的同时,怎么可能会让那些把他推到这个境地的人好过呢?于是,蒋介石在台湾设下了“鸿门宴”。
他在电话里和白崇禧、李宗仁等人讨论如何回到大陆的计划,看起来李宗仁不太相信,但白崇禧相信了。白崇禧被称作现代的张良,到了台湾后就被软禁了。
白崇禧与李宗仁
蒋介石给了白崇禧一个闲职,让他手下的人天天监视他。白崇禧就把自己的房子命名为“退思园”,意思是“反思自己的过错”。
白崇禧以为自己低姿态就能让蒋介石重新信任他,但蒋介石的心可狠呢,怎么可能再信任曾经逼宫自己的人。
读了很多关于白崇禧的资料后,真觉得性格有时真的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。
要是白崇禧没逼宫,没去那场危险的宴会,要是蒋介石不那么记仇,重新信任白崇禧,或许他们电话里讨论的大计划还真能成真。可惜,这些都是空想。
如果说白崇禧打了一手好牌却打糟了,那么另一位能人的结局也可以说是命运弄人。
抗日英雄薛岳
薛岳在抗日战争中是歼灭日军最多的国民党将领,被誉为抗日战神。他在多次战役中击溃了十几万日军,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百战将军。
1909年,他加入了同盟会,与蒋介石都是保定军校的同学。他曾担任孙中山大总统时期的警卫团第一营营长,后来在北伐战争中担任第一师师长。后来退守台湾,他在家中去世,享年102岁。
薛岳是中国著名的抗日英雄,他参与了无数战斗,包括著名的淞沪会战、武汉会战和徐州会战。他还参与了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和追击长征中的红军等重要战役。
薛岳在四次长沙会战中指挥部队,消灭了超过十万的日军,并在武汉会战中击溃了一个日军师团,立下了显著的战功。
日军将领冈村宁次曾评价薛岳说:“动摇大山容易,动摇薛将军不容易。”
老战友叶挺曾这样赞扬薛岳指挥的万家岭战役,他说这场战役挽救了危急中的洪都,保障了江汉的安全,与平型关、台儿庄的胜利齐名,名声应当永载史册。
为什么战功赫赫的薛岳将军,却得不到蒋介石的重用呢?
自打一开始,薛岳就跟蒋介石关系不太好,薛岳曾经多次提议应该把蒋介石当作反革命处理。
薛岳是个正经出身的军校将领,他对蒋介石的背景和手段一直不太看得起。可是,当廖仲恺被刺杀后,蒋介石掌握了军政大权,薛岳很快就投靠了蒋介石。他靠着蒋介石的势力,打败了起义军,成功占领了汕头市。
薛岳在远离蒋介石后,独自掌握了权力。然而,这位曾经对日作战立下大功的将领,在执行蒋介石消灭解放军的命令时,却屡次失败。这使得蒋介石对他的信任几乎消失无踪。
于是,蒋介石把薛岳打成“左派迹象”的可疑人员。后来,蒋介石重新掌权,薛岳再次投靠他。不过,薛岳并未得到蒋介石的重用。
在第二次北伐战争期间,他被蒋介石逼迫南下,离开了部队,从此不再受到重用。
当蒋介石的独裁遭到全国各地反对时,久未得志的薛岳也借此机会,与反蒋人士俞作柏合作。不仅如此,薛岳还成为了活跃在李宗仁身边的积极反蒋力量。
蒋介石是个厉害人物,对薛岳这种名气很大、打仗又很厉害的将领一直很警惕。薛岳这个人特别特别,他一会儿反对蒋介石,一会儿又归顺蒋介石,这让本就疑心重的蒋介石对他完全不信任。
薛岳因此事气得说蒋介石“宁用奴才,不用人才”,可以看出蒋介石对薛岳的不信任,也能感受到薛岳心中的无奈。
薛岳最终还是跟随蒋介石去了台湾定居。起初还算过得去,蒋家人还给他提供了一些生活补助。然而,当李某人上台后,薛将军因批评他背叛祖国而遭到报复,生活补助也被停发了。
到了晚年,薛岳也没想到,自己为国民党辛辛苦苦奋斗了一辈子,竟然因为付不起房租,在百岁年纪时,还得跟人打官司。最后,他只能靠着朋友接济过日子,孤独地走完了人生,真是让人觉得挺心酸的。
在乱世中,历史从来不分对错,每个人都无法要求别人毫无保留地信任和忠诚,同样,自己也无法做到完全信任和忠诚于他人。这样的环境下,互相猜疑和背叛几乎是不可避免的。
站在蒋介石或者薛岳的角度上,想要做到完全信任对方、毫无保留地重用,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。作为历史的旁观者,我们只能感慨一句:身在其中的人往往看不清事情的全貌,而旁观者却能看得更清楚。
如果说薛岳和蒋介石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信任和不信任的问题,那么这位最后一位将军得不到重用,就完全是军政权力斗争的结果了。
东方隆美尔——孙立人,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传奇将领。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顽强的战斗精神,被誉为“东方的沙漠之狐”。孙立人将军在战场上运筹帷幄,指挥若定,带领部队一次次击退日军的进攻,为中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。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后人,成为爱国精神的象征。
除了当代的张良和白崇禧,还有个抗日战神薛岳外,还有一位不受蒋介石重用的将军,他就是被称为东方隆美尔的抗日神将——孙立人。
孙立人,一位著名的抗日将军,也被称为东方的隆美尔。他的战功赫赫,人送绰号“丛林之狐”。然而,晚年却被蒋介石软禁,最终病逝在台湾省的台中市。
孙立人将军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,他是一位战绩辉煌的军事将领。时至今日,许多书店里仍然可以看到一本名为《二战名将孙立人》的书,这本书是为了纪念孙立人将军而出版的。这本书是在孙立人将军诞辰110周年时推出的,主要讲述了他的人生经历和精彩故事。
孙立人将军的一生,很多人都会感到敬佩。他多次挡住日军的侵华步伐,连续七次击退日军,参加淞沪抗战时,给日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。
在武汉会战时,孙立人将军伤愈后立刻回到部队,积极参加战斗。在了解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后,他与白崇禧将军合作,成功剿灭了三千多日军。在孟拱河谷等地,多次击败日军。后来,孙立人将军前往缅甸作战,消灭了3.3万多名日军。
他曾经参与上海的抗日斗争,还远赴缅甸作战,在仁安羌战役中成功解救被围困的英军,也因此在这场战斗中被誉为“东方的隆美尔”。
尽管孙立人将军在国民党军队中也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将领,但他并未得到蒋介石的重用。这其中的原因很多,但最主要的是政治立场的不同。
当时,美国军队想加强对台湾的控制,打算通过支持孙立人来掌握所有的军事和行政权力。因为蒋介石并不总是听从美国的指挥,所以美国无法仅仅通过控制蒋介石来决定台湾的归属。因此,他们打算扶持其他将军来达到目的。
因此,如果不是形势所迫,蒋介石几乎不会让孙立人领兵上阵。只有在自己也面临危机时,他才不得不重用孙立人。
蒋介石在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后,为了更好地控制国民党和台湾,撤掉了孙立人“陆军总司令”的职务。
后来,他又指派陈诚、王云五、何应钦、吴忠信、许世英、王宠惠等人,成立了孙立人调查小组,秘密调查孙立人,并写了一份近两万字的报告,用来审查孙立人。
蒋介石拿到调查报告后,立刻下令软禁孙立人,然后自己接管了孙立人指挥的军队。
但是蒋介石并不完全放心,于是开始拘捕孙立人手下的亲信,最后孙立人将军及其亲信近300人被送往监狱。
孙立人被软禁后,台湾发生了一场不小的风波。蒋介石和蒋经国的评价也因此大幅下降。孙立人的家人和亲信纷纷抗议,最终在舆论的压力下,蒋家才解除了孙立人长达33年的软禁。
据说孙立人将军是个不近女色的人,一心扑在工作上。因为他不被外界诱惑所动摇,专心致志地做事,几乎没有弱点,这让蒋介石感到很头疼,更加忌惮他。
后来,孙立人将军为了缓和与蒋介石的关系,减轻他的顾虑,才勉强娶了都匀慈幼院院长张晶英为妻。但由于张晶英无法生育,他又纳家庭护士张美英为妾。张美英正式嫁入后,张晶英便选择出家皈依佛门。
孙立人将军的一生几乎全扑在了工作上,而且干得相当出色。要是没有美军的支持,他可能会成为蒋介石手下的一位重要将领,或许他们的结局也不会那么悲惨。
但是历史不容假设。
看了相关资料后,再仔细品味毛主席的评价:“老蒋手下有三位大将,单重用一个都不会输得这么惨。”不得不感叹,毛主席真是了不起,他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
也许毛主席对这三位大将的了解比蒋介石还要深入,如果他们是在毛主席的指挥下,情况可能会完全不同。
天臣配资-配资平台投资-配资炒股论坛平台-10倍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